150、(新)党委武装保卫部(保卫处 )
最近更新
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

大学生网络安全常识

发布日期:2012年09月06日 14:08    点击率:
 

大学生网络安全常识

一、大学生上网聊天交友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一个现实的人可以以多种身份出现,也可以多种不同的面貌出现,善良与丑恶往往结伴而行。由于受到沟通方式的限制,人与人之间缺乏多方面、真切的交流,惟一交流的方式就是电子文字,而这些往往会掩盖了一个人原本应显现出来的素质,为一些居心叵测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聊天交友时,必须把握慎重的原则,不要轻易相信他人。

1、在聊天室或上网交友时,尽量使用虚拟的E-mail,或ICQOICQ等方式,尽量避免使用真实的姓名,不轻易告诉对方自己的电话号码、住址等有关个人真实的信息。

2、不轻易与网友见面,许多大学生与网友沟通一段时间后,感情迅速升温,不但交换的真实姓名、电话号码,而且还有一种强烈见面的欲望。

3、与网友见面时,要有自己信任的同学或朋友陪伴,尽量不要一个人赴约,约会的地点尽量选择在公共场所,人员较多的地方,尽量选择在白天,不要选择偏僻、隐蔽的场所,否则一旦发生危险情况时,得不到他人的帮助。

4、在聊天室聊天时,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或来历不明的文件,往往这些链接或文件会携带聊天室炸弹、逻辑炸弹,或带有攻击性质的黑客软件,造成强行关闭聊天室、系统崩溃或被植入木马程式。

5、警惕网络色情聊天,反动宣传。聊天室里汇聚了各类人群,其中不乏好色之徒,言语间充满挑逗,对不谙男女事故的大学生极具诱惑,或在聊天室散布色情网站的链接,换取高频点击率,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也有一些组织或个人利用聊天室进行反动宣传、拉笼、腐蚀,这些都应引起大学生朋友的警惕。

[典型案例1] 天津市22岁的青年许某通过网上交友,先后将两名女青年强行奸污,被天津市河东区检察院依法批捕。2002725日凌晨3时,男青年许某来到河西区某网吧,当他化名“专一男孩”上网聊天时,与化名为“芷洁”的16岁女孩孙某结识。许某上网经验丰富,且言语表达圆滑,很快骗取女孩孙某信任。当日早晨8时,许某打电话约女孩孙某见面,商量好一同去网吧里玩。途中,许某谎称手机需要充电,将女孩骗到他的住所。其后,许某强行将孙某拽进屋内,反锁房门,用胁迫手段先后两次将她奸污,并强行让她留宿。经查,7月上旬,许某同样通过上网聊天,结识了一位化名为“伤心女孩”的女青年,当晚与她一起就餐、蹦迪后,以仿真手枪相威胁,将她强奸。

[典型案例2] 成都市五桂桥某单位宿舍的27岁男子车某以“少爷”为名在网上交友。2002620日在网上认识了网名叫“贪心小妹”的肖某。两人在网上聊天过程中,感情迅速升温,互相交换了各自的真名、电话及传呼。77日晚,车某连续3次拔通肖某的电话,甜言蜜语地邀请肖某到成都玩几天。天真浪漫的肖某也正想着看网友的模样。78日下午3点,肖某乘长途汽车来到成都。接到肖后,车某带着她逛街、吃饭、将肖逗得心花怒放。傍晚630分,肖被带到车某家中。一关上门,车就露出他的本来面目,先是对肖动手动脚,还用语言威胁她,最后终于将胆战心惊、身体弱小的肖某强奸了。

[典型案例3] 20034月份,某女大学生上网聊天,在网上与网友谈起了性问题,进而双方谈起了性交易价格,这名女大学生在网上说出了自己所处的网吧,网友带着几个人“打车”来将女大学生接到一家浴池,女大学生本意不想与他们发生性交易,但网友却想动真的,等女大学生意识到自己身处危险的时候,以自己是处女抬高价格,企图以此来制止对方的行为。网友以谈好价格为由欲强暴女大学生,女大学生以死来保护自己。此事惊动了警方,警方以涉嫌强奸罪刑事拘留了网友,以卖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行政拘留女大学生15天。

[案例解析] 以上案例说明一些上网聊天者首先是放松了对自己的防范意识,不注意聊天内容,在虚拟的世界暴露自己真实的身份、真实的想法。在网上寻求知音,寻求刺激。导致自己的人身财产危机。对受害者而言,是思想上放松了对来自网上“感觉颇好”的网友的警惕,感觉相见恨晚,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自己的知音,这样的人在年青人中不乏其人,在一些成年人当中也是存在的。这些人在网上聊的“开心”,一味跟着感觉走,产生了对网友信任、依恋,才想去见面,等见面后有的失望,感觉对方与网上聊天的、与想象的相关甚远,有的过分沉溺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自食苦果,更惨的是对身心无谓的伤害。可见,虚拟世界中隐藏着更多的危险。

二、大学生在浏览网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浏览网页是上网时做的最多的一件事,通过对各个网站的浏览,可以掌握大量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但同时也会遇到一些尴尬的情况。

1、在浏览网页时,尽量选择合法网站。互联网上的各种网站数以亿计,网页的内容五花八门,绝大部分内容是健康的,但许多非法网站为达到其自身的目的,不择手段,利用人们好奇、歪曲的心理,放置一些不健康、甚至是反动的内容。合法网站则在内容的安排和设置上大都是健康的、有益的。

2、不要浏览色情网站。大多数的国家都把色情网站列为非法网站,在我国则更是扫黄打非的对象,浏览色情网站,会给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走向性犯罪的道路。

3、浏览BBS等虚拟社区时,有些人喜欢在网上发表言论,有的人喜欢发表一些带有攻击性的言论,或者反动、迷信的内容。有的人是好奇,有的人是在网上打抱不平,这些容易造成自己IP地址泄露,受到他人的攻击,更主要的是稍不注意会触犯法律。

[典型案例1] 20016月,某大学一男同学王某,跟随一女同学进入卫生间,偷窥女生的隐私,被当场抓获。后经该学校保卫部门处理时,其交待自己长期以来在网上浏览色情图片,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一时冲动就做出了这种事情。

[典型案例2] 2002年某大学一男同学事先躲藏在女卫生间里,用镜子折射的办法偷窥女生隐私,被当场抓获。后经讯问得知,该男同学经常浏览色情网站,观看女性裸体图片等内容,对女性的隐私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以致发展到一种心理性障碍。

[案例解析] 以上案例反映了大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整和在上网时注意浏览网络内容的问题。青春期的男女都想更多地了解异性,这本身通过青春期教育可以获得此方面的知识,但一些大学生却热衷于浏览黄色网站来寻求刺激,接受一些不正当的内容,再按照自己想入非非的想法去做,其实这些都是畸形心理障碍,严重的会触犯国家法律,是要受到制裁的。色情网站对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其本身就是国家限制打击的对象,浏览色情网站会给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甚至会使一些人走向性犯罪的道路。

三、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正在逐渐增强,网络购物也成为一种时尚,但也有人在网上购买的刻录机,邮到的却是乌龙茶,网络上大卖的MP3随身听,结果却是一场空。因此在进行网上购物时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选择合法的、信誉度较高的网站交易。网上购物时必须对该网站的信誉度、安全性、付款方式,特别是以信誉卡付费的保密性进行考查,防止个人账号、密码遗失或被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一些虚拟社区、BBS里面的销售广告,只能作为一个参考,特别是进行二手货物交易时,更要谨慎,不可贪图小便宜。

3、避免与未提供足以辨识和确认身份资料(缺少登记名称、负责人名称、地址、电话)之电子商店进行交易,若对该商店感到陌生,可通过电话或询问当地消费团体电子商店的信誉度等基本资料。

4、若网上商店所提供的商品与市价相距甚远或明显不合理时,要小心求证,切勿贸然购买,谨防上当受骗。

5、消费者进行网上交易时,应打印出交易内容与确认号码之订单,或将其存入电脑,妥善保存交易记录。

[典型案例1] 某网民在一家电子商务网站买过洗涤用品,没想到东西送到家时价格竞比网上标价高了许多,一问原因,供应商说是商品价格刚刚变动,还没来得及上网公布。

[典型案例2] 某网民通过BBS上面张贴的广告,购买了一台价格比较便宜的笔记本电脑,用过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死机现象,请专业人士检查后,发现内部配置全是伪劣的二手配件。

[案例解析] 以上案例说明网上交易也和市场交易一样,极易出现欺诈行为,在网上交易时,切不可因贪小便宜而上当受骗,给自己造成财产损失。现在一些大学生迷恋网络游戏,通过游戏挣银子卖钱,这里面也存在欺诈行为,类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多掌握一些网上交易的安全问题有百利而无一害。

四、如何避免遭遇网络陷井,防止网络欺骗?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一些网站或个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往往会不择手段,套取网民的个人资料,甚至是银行账号、密码,达到个人目的。

1、不要轻易相信互联网上中奖之类的信息,某些不法网站或个人利用一些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常常通过向网民公布一些诸如E-mailICQOECQ号码中奖,然后通过要求中奖人邮寄汇费、提供信誉卡号或个人资料等方式,套取个人钱物、资料等。

2、不要轻易相信互联网上来历不明的测试个人情商、智商、交友之类的测试软件,这类软件大多要求提供个人真实的资料,往往这就是一个网络陷阱。

3、不要轻易将自己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在网上注册,一些网民在注册成功后,不但要缴纳高额的电话费,而且会受到一些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的骚扰。

4、不要轻易相信网上公布的快速致富的窍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旦相信这些信息,绝大部分都会赔钱,甚至血本无归。

[典型案例1] 国外有一家叫“财富联盟”的站点向用户许诺,只要用户付出250美元,便可以得到每月5000美元以上的收益。最后的结果可以想象,95%以上的参与此项活动的用户都赔了钱,有的人赔得很惨。

[典型案例2] 曾有一个叫“万维”的网点向社会公众发售一种西班牙彩票,并保证人人都会中奖。后来,用户发觉自己上当后,赶紧向有关部门举报,有关机构通过调查发现,这个网点是由一家在爱尔兰的公司经营的,而存放这个网页的主机却在墨西哥,属于一家企业属下的子公司,绕来绕去,调查最终不了了之。据悉,这类“人人中大奖”的骗子游戏主要有两种行骗方式:一是骗邮资,“恭喜您中大奖”,您可以获得电脑、摄像机、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过领奖前,您可得先预交一笔数目不菲的邮资。可当你一旦交了这笔钱,对不起,您的奖品可就遥遥无期了;二是骗钱,通常当事人会被通知“中奖”了,接着需要你用信用卡支付一笔现金购买某个豪华度假村(价格与市场相比,当然不贵),但结果你实际拥有的可能只是这个豪华度假村的普通住宿权利。

[典型案例3] 不幸的“幸运邮件”,这是一种亲合团体式诈骗,它利用团体内部成员对宗教、各族及专业性团体的信任而进行诈骗。如以“幸运邮件”为名,在信中要求收信人寄出小额金钱给邮件名单中的人,即可享受幸运,否则便会惨遭不幸。一旦你寄出这笔钱后,再等着别人寄钱给你,那可能性就非常小了。

[案例解析] 以上案例中利用了人们贪图便利、走捷径致富相信运气的心理,当人们满怀希望地进行投资或参与活动时,收获的仅有失望。试想一下,如果仅凭参与网上活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发财致富的话,那么也还会有穷人吗?

五、如何提高法律意识,预防网络犯罪和利用网络犯罪?

网络在为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看准了这一点,利用网络频频作案,近些年来,网上犯罪不断增长。一位精通网络的社会学家说:“互联网是一个自由且身份隐蔽的地方,网络犯罪的隐秘性非一般犯罪可比,而人类一旦冲破了某种束缚,其行为可能近乎疯狂,潜伏于人心深处的邪念头便会无拘无束地发泄。”一些大学生朋友学习一些计算机的知识后,急于寻找显示自己才华的场所,会在互联网上显一显身手,寻找一些网站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肆意浏览网站内部资料、删改网页内容,在有意无意之间触犯了法律,追悔莫及。也有的同学依仗自己技术水平高人一等,利用高科技的互联网络从事违法活动,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1、正确使用互联网技术,不要随意攻击各类网站,一则这样会触犯相关的法律,二则可能会引火上身,被他人反跟踪、恶意破坏、报复、得不偿失。

2、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自以为技术手段如何高明。互联网技术博大精深,没有完全掌握全部技术的完人,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不在互联网上炫耀自己或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活动。

[典型案例1] 一封发自湖北武汉的电子邮件震惊香港某公司。3亿港元——发件人向该公司开出勒索天价,并威胁:如不给将遭受更大损失。接到报警后,武汉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网警们先从电信部门入手,获取发信人的E-mail地址,然后走访网吧密集的地区,查找其网络公司。十几天后,侦查人员终于查明真相。经查,犯罪嫌疑人的手法非常巧妙。他先在武昌区八一路“同志网吧”注册邮箱,再通过位于同一条路上的“天际网吧”送出敲诈邮件。这两个网吧都坐落在大专院校周边,每天上网人数众多,网吧管理者又没按公安机关的要求逐人登记,想找到发信人如大海捞针。侦查人员对经常出入网吧者进行10天详细调查,终于获得线索:一个20多岁的男青年曾在网吧对别人宣扬,“现在是网络时代,通过网络敲诈外地富翁不成问题”。此人个子不高,每隔几天就会来此上网。侦查人员便不分昼夜,守候在两个网吧周围。当这个年轻人走进“天际网吧”时,被守候在此的网警当场抓获。面对网警,这名武汉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咸叹道:“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公安局还有网上破案的本事”。

[典型案例2] 2001年初,某媒体网站遭到黑客攻击,硬盘所有数据一夜之间都被删除了,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的民警们根据查找到的几个可疑时间,发现作案人有长时间上网的习惯,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网络知识,很有可能是个技术员。经过大量的取证,阎某成为重点嫌疑人。就在他们对阎某展开调查时,某科技网也被“黑”了,网站主页被修改成求职启事,最终整个网络彻底瘫痪,经查又与阎某有关。尽管阎某作案后曾多次将自己的计算机进行格式化,删除一切相关的痕迹,但还是被民警一一识破了。面对从其计算机里检查出来的大量用于扫描端口、猜口令的黑客程序,阎某感叹道:“想不到警察里也有网络高手呀。”

[典型案例3] 200111月,一起利用互联网接近上网聊天的网友进而连续实施8起抢劫、杀人、盗窃的大案到了北京市宣武区警方手里。唯一的线索就是犯罪嫌疑人在聊天室的网名为“法律反抗牢”,还有一个OICQ号。当时,互联网上的OICQ号码已达9位数字,这意味着嫌疑人隐藏在至少一亿网民中。要抓获这样的犯罪嫌疑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宣武警方求助于市公安局网监处。市局网络民警迅速实施网上跟踪搜寻,迅速查清了该人使用的OICQ聊天室进行犯罪活动的蛛丝马迹。通过分析,尽管这个“法律反抗牢”在5个不同的网吧上网,但他11月份却多次光顾同一个网吧。很快,该网吧定位在西城区西四一带。几天后的一个晚上,犯罪嫌疑人高某被“守株待兔”的民警在那个网吧里当场抓获。

[典型案例4] 2002年,网警在删除有害信息时发现一个个人主页中链接有大量色情、淫秽的网站。从该主页的点击率来看,不少网民都是这里的常客。经秘密调查后,网警们了解到这个主页存在某公司服务器中,由李某等四人负责制作并定期维护;而主要经济来源是广告收入。个人主页是怎么“跑”到了某公司的服务器里?根据经验,网警们判断一定是公司里出了内“鬼”。在连夜对四名犯罪嫌疑人进行突审后,该公司电脑部职工曹某走入了网警的视线。进一步调查后,网警们发现曹某不但用黑客软件盗取了公司的秘密文件,还多次浏览属于公司秘密的人事、工资等文件。面对网警出示的确凿证据,犯罪嫌疑人不得不低头认罪。这也是北京第一起利用黑客软件窃取公司秘密文件的案件。

[案例解析] 以上案例说明,一些人在掌握了一定的互联网技术后,为达到某种目的不惜铤而走险,妄图利用虚拟技术掩藏犯罪的痕迹,其结果正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等待他们的只是冰冷的镣铐,法律的制裁。在校大学生都有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渴望,然而,掌握这些新的东西,应当是更好地武装自己,将来更多地服务社会,而不能用来搞歪门邪道,甚至用来实施犯罪。

 



上一条:高校消防安全知识

下一条:大学生交通安全知识


关闭